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透明低酸桐油榨油法

        传统榨油法工艺落后,桐油含酸价高,水杂高,油色浑浊,严重影响创汇。采用液压榨油能生产出透明、低酸、纯净的优质桐油,同时,比传统榨油法,可提高出油率8%一l0%,增加榨制量20%一25%,减少机械磨损,降低成本。
        一、桐籽剥壳制胚。将桐壳上的粉末和杂质清除。改用曝晒桐籽或胚料,代替烘炕方法。
        二、剔除霉粒。桐籽中的霉粒不经剔除,直接影响桐油的酸价和色泽。霉坏的桐仁仍有少量油脂,榨出的油应另作处理。
        三、轧胚料。将脱壳后桐仁碾成细粉。要通过每10平方厘米有20孔的筛子,粉末愈细愈好,越细则表面积就越大,受压后出油的速度就越快,麸饼中的残油率就越低。
        四、蒸炒胚料。蒸炒的目的主要是加热软化,在料胚中所起的作用是:①较完善地破坏含油细胞,软化促进蛋白质变性。料胚吸收热能以后温度升高,含油细胞组织和细胞膜因内物容积膨胀而破坏,蛋白质变性凝固与油分分离,有利于压榨顺利出油,而得到优质桐油。过于榨头、二油先重炒胚料,尔后蒸饼料的蒸炒时间过长,油焦味浓,颜色深,酸价水杂都增多。②能较好地调整料胚的塑性。因料胚中的纤维素、糖及变性蛋白质受热软化,增加水分后,塑性增大,往往出现料胚在机器里漏渣或大量流渣膛,榨压力无法稳定,出油率大受影响。新工艺严格掌握榨料胚温度llo一105℃,水分8%一10%,料蒸火力130℃,炒料60℃条件下,最长时间不超过2分钟。这个方法既能顺利出油,提高品质和出油率,加压稍急也不会流渣。此环节是关键中的关键。若蒸炒工艺掌握不当,会严重影响油的品质及出油数量。
        五、分别包装,二次榨油。将头油、二油、冷油、热油均分别包装。坚持榨取二次油,大大减少残油,提高出油率。
        六、逐渐加压。先以轻压,然后重压、狠压,直至压力表反复达到400刻度。正确掌握包饼上榨拨圈,保持顺利出油,是保油品优质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