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水中杂质及其危害

        一、天然水中的杂质
        锅炉的给水主要取之天然水,天然水按其来源分为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三大类。雨水和雪水为大气水,江、河、湖、海、水库里的水为地表水,井水、泉水、地下河水为地下水。由于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天然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中溶解了许多杂质。按照颗粒直径大小来分,主要以悬浮物、胶体物、溶解物三种状态存在。
        1.悬浮物是指在水中呈悬浮状态不溶于水的物质,其粒径大于0.1微米(μm)。它的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如泥砂、黏土)、有机物(动物的残体、藻类等)、其他不溶于水的工业废弃物。
        2.胶体物指的是水中带电荷的胶体微粒,粒径在0.001—0.1微米(μm)之间。它们在水中与水组成均一的稳定的体系,如铁、铝、硅的化合物及生物有机体分解所形成的有机质微粒。这些胶体物能稳定地存于水中,不易自行下沉。
        3.溶解物是溶于水中的各种钙、镁、钠等盐类及气体(表7—1)。
       
        自来水虽经加矾、沉淀、过滤、杀菌,仍有溶解盐类和气体存在,因此未经处理也不能作锅炉给水。
        二、水中杂质对锅炉的危害
        1.结垢钙、镁盐类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当水不断加热而蒸发时,含盐浓度逐渐增加。当超过饱和浓度后,便沉淀析出,在受热面上形成水垢。
        水垢的存在对锅炉的经济运行和安全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浪费燃料水垢的导热性很差,其导热系数为钢材的几十分之一甚至近百分之一。受热面上结垢,传热恶化,锅炉热效率降低,排烟温度增高,浪费燃料。结垢厚度与浪费燃料的关系,见表7—2。
水垢厚度(mm)     0.5     1     3     6     8
  浪费燃料(%)     2     3~5     6~10     15     34
        (2)增加维修费用,缩短锅炉使用期。
        (3)影响水循环水管内壁结垢,流动截面减少,增加流动阻力,严重时会堵管,破坏水循环。
        (4)影响安全运行  锅炉正常运行时,金属表面受热很快把热量传递给水,两者温差约为30~100℃。结垢的钢材温度急剧升高,强度明显下降。例如1兆帕(MPa)的锅炉,管壁温度高达680℃,此时钢抗拉强度从400牛/毫米2(N/mm2)降到100牛/毫米2(N/mm2)。导致受压部件过热变形、鼓包、裂纹、爆管,甚至爆炸。
        2.腐蚀金属溶于水中的氧(O2)和二氧化碳(CO2) 气体都会腐蚀金属。溶解的氧气能局部腐蚀,多发生在给水管和省煤器中、上锅筒的汽水分界面处、下降管和水冷壁管的下部。这些地方的金属表面呈现凹坑。当锅水碱度过高时,则发生碱性腐蚀。锅水中氯根、硫酸根等强酸阴离子过高,发生酸性腐蚀。
        3.恶化蒸汽品质  随着锅水不断浓缩,含盐量及碱度增高,使大量胶体粒子上升到锅筒蒸发面,形成微小汽泡不易破裂,又难以合并变大。这时就在锅筒的蒸发面形成一层泡沫,形成汽水共腾,使蒸汽夹带水分、盐类和其他杂质,蒸汽品质变坏。所谓汽水共腾,即锅筒内水位波动很大,产生泡沫,看不清水位。

TAG: 锅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