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混凝土的运输

        在混凝土输送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需的稠度。
        运送混凝土的容积和管道,应不吸水、不漏浆,并保证卸料及输送通畅。容器和管道在冬、夏时期都要有保温或隔热措施。
        细节一    输送时间
        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应符合表5—7的要求。
        表5—7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延续时间/min
  气温     采用搅拌车     其他运输设备
      ≤C30     >C30     ≤C30     >C30
  ≤25℃     120     90     90     75
  >25℃     90     60     60     45
        注:掺有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时延续时l司应通过试验确定。
        细节二     输送要求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所规定的坍落度(表5—8);运输工作应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连续进行;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严密,其内壁应平整光洁,不吸水,不漏浆,黏附的混凝土残渣应经常清除。
        表5—8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
    结构种类     坍落度/mm
  基础或地面等的垫层、无配筋的厚大结构(挡土墙、基础
或厚大的块体等)或配筋稀疏的结构
    10~30
 
  板、梁和大型及中型截面的柱子等     30~50
  配筋密列的结构(薄壁、斗仓、筒仓、细柱等)     50~70
  配筋特密的结构     70~90
        注:1.本表系指采用机械振捣的坍落度,采用人工捣实时可适当增大。
        2.需要配制大坍落度混凝土时,应掺用外加剂。
        3.曲面或斜面结构的混凝土,其坍落度值,应根据实际需要另行选定。
        4.轻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比表中数值减少 10~20mm。
        5.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度另行规定。
        细节三     运输工具的选择
        混凝土的运输可分为地面水平运输、垂直运输和楼面水平运输三种方式:
        (1)地面水平运输。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或运距较远时,最好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该车在运输过程中搅拌筒可缓慢转动进行拌和,防止了混凝土的离析。当距离过远时,可事先装入干料,在到达浇筑现场前15~20min放入搅拌水,边行走边进行搅拌。
        如现场搅拌混凝土,可采用载重1t左右、容量为400L的小型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输。运距较远、运量又较大时可采用皮带运输机或窄轨翻斗车。
        (2)垂直运输。可采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快速提升斗和井架。
        (3)混凝土楼面水平运输。多采用双轮手推车,塔式起重机亦可兼顾楼面水平运输,如用混凝土泵则可采用布料杆布料。
        细节四     输送道路
        (1)场内输送道路应尽量平坦,以减少运输时的振荡,避免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
        (2)还应考虑布置环形回路,施工高峰时宜设专人管理指挥,以免车辆互相拥挤阻塞。
        (3)临时架设的桥道要牢固,桥板接头必须平顺。
        (4)浇筑基础时,可采用单向输送主道和单向输送支道的布置方式。
       (5)浇筑柱子时,可采用来回输送主道和盲肠支道的布置方式。
       (6)浇筑楼板时,可采用来回输送主道和单向输送支管道结合的布置方式。
       (7)对于大型混凝土工程,还必须加强现场指挥和调度。
       细节五     输送质量要求
       (1)混凝土运送至浇筑地点,如混凝土拌和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二次搅拌。
       (2)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应检测其稠度,所测稠度值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混凝土拌和物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