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吊车梁的预制

        细节一      普通钢筋混凝土吊车梁预制
        普通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可在工厂预制生产,运到现场吊装;也可在现场预制,直接吊装。大型重级的吊车梁,由于运输不便,往往要在工地现场制作。制作时,支模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即支模后如同吊车梁安装在柱上的位置一样,吊装时直接起吊即可。卧式即梁一侧面做底模,同柱卧在地下支模相似,吊装时先要竖直后才能挂钩起吊。
       
1.模板支设
        吊车梁宜立置浇筑成型,立置堆放和运输。现场预制直接吊装的应做好现场预制平面布置,要按照吊装工序的安排,使吊车梁能就地起吊、安装。现场应设有临时的排水沟,预防下雨时原地下沉。生产采用的立式地胎模,应表面平整、尺寸准确,其模板支设见图6—31。可优先选用型钢底模,也可采用混凝土或砖地模,底模应抄平,置于坚硬的混凝土台面上,避开台面伸缩缝布置。隔离剂涂刷后应保持清洁,若被雨水冲刷应补刷。
        2.钢筋绑扎
        钢筋骨架安装定位前应检查钢筋骨架中钢筋的种类、规格、数量、几何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预埋铁件的规格、数量、位置及焊接是否正确。安装定位应用带有横担的无水平分力的吊具吊运,平整轻落于底模上,注意钢筋骨架落位时应设置直径为25mm、间距为1000mm、长度与钢筋骨架宽度相等的垫筋,以保证受拉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如有预应力筋的,在施工时要预埋管道,管道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确定,采用钢管或胶管,待浇筑混凝土后抽出成孔;或用薄钢波纹管作永久性预埋。
        3.安装侧模板
        宜优先选用钢制侧模板。侧模安装应平整且结合牢固,拼缝紧密不漏浆,内壁要平整光滑,木模应尽可能刨光,转角处应顺滑无缝以便脱模,要求侧向弯曲小于等于 L/2000,平面扭曲小于等于L/1500,几何尺寸要准,斜撑螺栓要牢靠,预埋铁件预留孔洞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侧模板安装后应保持模内清洁无杂质残渣,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验钢筋、预埋件规格、数量,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预埋孔洞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浇筑时应润湿模板,并采用人工下料;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为 300~350mm,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成型。振动时应做到不漏振,振动棒应避免撞击钢筋、模板、吊环、预埋铁件等,振动时间不少于10s,不大于 60s。每振好一点,振动棒应徐徐抽出,以免留下气洞。振捣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撑架、钢筋、预埋铁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钢筋移位、漏浆等现象应停止振捣,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后继续振捣直至成型。浇筑顺序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浇到上部预埋铁件时应注意捣实下面的混凝土,并保持预埋件位置正确。吊车梁上表面应用铁抹抹平。浇捣完毕12h内应覆盖草包或塑料薄膜,浇水养护。浇捣过程中应按规定制作试块。
        5.养护
        要特别重视吊车梁养护。因为吊车梁受动荷载作用,如果构件上有收缩裂缝出现,将对受力极为不利,因此必须严格遵照规范上的要求进行养护。
        6.拆模
        拆模应根据模板支撑方式确定。凡立式支模的,可在浇筑后的2~3d内拆除两侧侧模,但拆后应支撑好梁,以保持稳定。而底模则要到吊装时才能拆下。采用卧式支模,由于浇筑后短期内能拆的侧模量较少,所以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拆除,底模也要到吊装时才能拆下。
        细节二      预应力T形吊车梁预制
        1.施工准备
        清理台座上地模的残渣瘤疤,刷隔离剂。地模一般采用砖胎模,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面找平。亦可以台面为底模,直接在台面上支侧模。
        2.钢筋安放与张拉
        (1)安放下部预应力筋及预埋件:安放钢筋前应检查预应力钢筋的制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规格数量是否正确。
        (2)张拉下部预应力钢筋时应将张拉参数(张拉力、油压表值、伸长值等)标在牌上,供操作人员掌握。张拉前应校验张拉设备仪表,检查锚夹具,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张拉后持荷2~3min,待预应力值稳定后,方可锚定,张拉至90%时,可进行预埋件、钢箍的校正工作。
        (3)下部预应力钢筋张拉锚固后,方可绑扎钢筋骨架,钢筋骨架的钢筋规格、数量及骨架的几何尺寸都应符合设计要求。骨架一般先预制绑扎后安装入模或模内绑扎。注意预垫好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
        (4)上部预应力钢筋的张拉锚固与下部预应力钢筋张拉相同。
        (5)按设计要求绑扎网片,应注意绑扎牢固,与骨架连接正确,以免影响支模。
        3.支侧模、安放预埋件
        吊车梁一般采用立式支模生产方法。吊车梁宜优先选用钢制模板;如采用木模,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宜包钉镀锌铁皮,以使构件表面光滑平整。端模采用拼装式钢板,以便在预应力钢筋放松前可以拆除;模板内侧应涂刷非油质类模板隔离剂。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要求不变形、不漏浆、装拆方便。用地坪台面作底板时,安装模板应避开伸缩缝;如必须跨压伸缩缝时,宜用薄钢板或油毡纸垫铺,以备放张时滑动。侧模支好后,预埋件可随之安装定位。铁件数量、规格应检验合格,定位要牢固,位置应正确。
        4.浇筑混凝土
        人工操作必须反铲下料;若用料斗下料,应注意铺料均匀,料斗下料高度应小于2m,下料速度不可过快,注意避免压弯吊车梁上部构造钢筋网片或骨架。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为300~350mm。吊车梁腹部应采用垂直振捣,对上部翼缘应采用斜向振捣。振捣时应避免碰撞钢筋和模板。振动以混凝土振出浆为度,每次插入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以使上下层混凝土接合密实;吊车梁的振捣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应注意振实铁件下的混凝土,吊车梁上表面应用铁抹抹平。应一次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并应将每一条长线台座上的构件在一个生产日内全部完成。浇筑完毕即应覆盖养护。
        5.养护拆模
        (1)对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其初凝前覆盖保湿养护,直至放张吊运归堆,并在归堆后继续养护。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 14d。
        (2)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棱角完整,构件不变形,无裂缝时方可拆除。浇筑混凝土后要静停1~2d方可拆除侧模和端模,拆模后应检查外表,对胀大的应凿除,对漏浆蜂窝等缺陷应及时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