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家用漏电保护器何以太“淘气”

        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俗称漏电保护器)被称为“保命器”,因而家家户户线路上都装上了它。然而在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漏电保护器时常会跳闸,许多家庭反复跳闸后,只好请来电工帮忙,一些用户又将漏电保护器戏称为“捣乱器”,而少数电工(尤其是刚刚上岗的)碰到类似情况后也常常束手无策。根据笔者的经验.家庭漏电保护器频频跳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安装不良。如果漏电保护器在安装时各桩头未接牢固,时间一长.往往会导致桩头发热、氧化,使电线绝缘层被烧焦.并伴有打火声和橡胶、塑料燃烧的气味,造成线路欠压,使漏电保护器跳闸。遇到这种情况,只要紧固或换掉桩头螺丝就会恢复正常用电。
        2.漏电保护器本身有问题。一旦漏电保护器跳闸后,卸掉出线,在空载的情况下仍送不上电,说明是漏电保护器本身有问题.只要换一只新的,便可恢复正常用电。
        3.漏电保护器与负载不匹配。随着家用电器的不断普及,许多家庭的负载电流已远远超过漏电保护器额定电流,造成漏电保护器跳闸。这种情况大多在空调、电水壶等大功率家电使用不久后发生,一般只要重新换只匹配的漏电保护器.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如果家里另有多余的小容量漏电保护器,也可以采用几只并联分流的办法,装到线路中分别控制)。
        4.负载或线路漏电、短路。如果是家电等负载漏电、短路而使漏电保护器跳闸,只要拔掉有故障的家电插头,便可重新送电;如果是线路漏电或短路而跳闸,首先把各分路断开,再把漏电保护器合上,然后再逐一把各分路接上,当接上某一分路漏电保护器即跳闸,则可以断定此分路漏电或短路。只要断开此分路就可以恢复部分用电。此时,如果发现某房间的插座或灯具没电.漏电故障往往就在此一带。
        5.电源进线电压过高。这种情况虽然不多见,但是十分危险,一般发生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的住宅楼。由于三相不平衡或老鼠等小动物咬断电源总零线,发生电压漂移,电压由220V上升为380V,使漏电保护器跳闸。辨别这种故障,一是用电笔测量一下进线是否都带电;二是看看左邻右舍是否也有跳闸现象,如果有则大多数属于这种故障:三是用万用表测量一下进线电压。此时,千万不要强行合上漏电保护器,否则极易烧坏家电,严重时还会导致火灾等不良后果。另外,进线遭受雷击也会造成过电压引起漏电保护器跳闸。
        总之,一旦家庭漏电保护器跳闸。检查时应遵循先简后繁的原则。首先查看安装是否良好,其次检查电源进线电压是否偏高(看左邻右舍)和漏电保护器有无问题 (卸掉出线送电),再有就是看漏电保护器能否承受家电的负荷.最后再检查是否有负载、线路漏电或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