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其作用不仅是预防个体发病,更为重要的是预防和减少人群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即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进而达到减少并控制乙肝传染源的目的。现在,接种乙肝疫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那么,什么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又该怎样接种?
        哪些人需接种乙肝疫苗
        所有新生儿及处于乙肝病毒感染高危状态的易感者均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以下人群:全部新生儿、青少年(既往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者)、医护人员、医学检验人员、保育人员、乙肝病毒携带者及乙肝病人的配偶、子女或密切接触者、血液透析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男性同性恋者和性乱者。
        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或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注射1支,6个月后再注射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2)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道认为第一针注射2支(10微克/1毫升)效果更好。(3)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 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出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出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4)儿童和成人接种疫苗前需先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如果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按0、1、6方案进行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如已被乙肝病毒感染,则不需接种。
        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怎样接种乙肝疫苗
        (1)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接触者.应在24小时内及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2天后.再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3)接种过乙肝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抗体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乙肝疫苗。若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没有产生抗体者,需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接种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现在使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接种后如果不产生抗体,可采取下列措施:(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强注射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适当增加剂量。(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3)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人体对乙肝疫苗的敏感性,可配合使用。
        接种后应注意什么
        不能因为已接种乙肝疫苗就对肝炎掉以轻心。接种疫苗后,只有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才能起有效的预防作用,而且所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诸如甲、丙、丁、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是没有预防作用的。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不是永久性的.应定时检测,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下降,或者呈阴性.应再次接种。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人的排泄物、血液及分泌物接触。与病毒携带者接触时,也应注意个人防护,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