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气焊的工艺过程和油箱的焊补

     一、气焊的工艺过程
     焊接工艺是指焊接过程的一整套技术规定,其中包括焊前准备、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方法、焊接顺序、焊接操作的最佳选择以及焊后处理等。
     气焊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焊前准备
     1.焊前清理,应根据被焊工件的材质和批量,确定焊件坡口的清理方法。一般批量小的焊件可采用机械清理;批量大的焊件应选用化学清理。
     2.根据被焊工件的材质选择焊丝和气焊熔剂。
     3.根据设计要求对焊接接头进行坡口加工并进行组对。
     (二)确定焊接工艺规范
     1.根据被焊件的材质及厚度,正确选择焊接工艺参数。气焊焊接工艺参数包括气焊火焰性质、火焰能率、焊炬的型号、焊嘴号码、氧气和乙炔气的压力、焊丝牌号、焊丝直径、气焊熔剂牌号和焊接速度等。
     2.为固定焊接的相对位置和防止焊件变形,对组对好的焊件进行定位焊。在定位焊时应确定定位焊的长度和间距及定位焊的注意事项。
     3.对焊前需要预热的焊件,应明确预热的温度范围。
     4.选择焊接的起止点。在焊接过程中,应明确气焊的焊接方法(左向焊或右向焊)、焊接顺序和基本操作方法及各种空间位置的焊接操作要点。
     5.焊后处理。需焊后热处理的焊件,应在焊接工艺规范中说明加热、保温的温度、方法、时间和冷却方式等;对焊后需作表面处理的焊件,应注明表面处理的方法,如油漆、电镀和氧化发黑等。
     此外,气焊的工艺过程还应包括焊后对焊缝的检验、试验及验收等。
     二、油箱的焊补
    油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磨损、裂纹、撞伤等,产生漏油现象,一般采取气焊焊补修复。其焊补方法与气焊薄板工件相同,但必须将油箱内的汽油及残余可燃气体清除干净,以防止在焊补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因此,对油箱内部清理是十分重要的,油箱的焊补应包括油箱的清洗和油箱的具体焊补方法。   
     在焊前首先应将油箱内剩余汽油倒净,然后用碱水清洗。火碱的用量一般每个汽油箱使用500g,分三次用。首先往油箱内倒入半箱开水,并将火碱投入箱内,将口堵住,用力摇晃箱体半小时,然后将水倒出,再加入碱水共进行三次。敞开口,静放一至二天,待残存的可燃气体排净后,再焊接。或者经清洗干净后装水,水面距焊缝处50mm即可,立即焊接。对于柴油箱和机油箱,用热水清洗几次后,装水即可焊接。
     油箱、油桶在焊接前应打开全部盖、孔,以便排除焊接时内部受热膨胀的气体。
     对于油箱上裂纹的焊补,若裂纹长度小于8mm时,可直接进行焊补;当裂纹长度大于8mm时,先在两端用直径2~3mm的钻头打止裂孔,然后焊补,以免裂纹扩张。
     对于油箱上穿透性孔的焊补,当孔的面积小于25mm2时,可直接焊补,焊补时由孔的周围逐步焊至中心;当孔的面积大于25mm2时,需加补板焊接。补板厚度应等于箱体壁厚,先把孔边缘翻起2~2.5mm,卷边90°,然后根据孔的大小,制作补板,补板制成凹形卷边,然后装配焊接。焊接所用的火焰性质、火焰能率、焊丝和焊嘴的运动情况同气焊薄钢板一样。

TAG: 气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