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钢架是用来支承锅筒、集箱、受热面管子、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平台扶梯及部分炉墙的金属构件。
钢架由立柱、横梁、连接梁和辅助梁组成(图3—34)。立柱是垂直于地面并将重量传给基础的承重构件,由于立柱传给基础的集中负荷很大,通常在立柱底部有面积扩大的底座。底座与锅炉基础的连接固定,一般是用地脚螺栓,也可以将底座与预埋板或预埋钢筋焊接。


横梁是水平放置的承重构件,承受着汽水系统的负载,并传给立柱。连接梁和辅助梁用来增强钢架整体的刚性和稳定性,也用来支承炉墙和平台扶梯。为了防止钢架受热而产生热应力,承重的立柱和横梁必须布置在炉墙和烟道外面。
二、炉墙
炉墙是构成锅炉燃烧室和烟道的外壁,其主要作用是当炉内负压运行时能防止冷空气漏入炉膛,当炉内正压运行时能防止烟气外流,以保证锅炉安全、正常地运行。此外,炉墙还能防止燃烧放出热量的外传,减少热损失。
按锅炉构造不同炉墙可为重型炉墙、轻型炉墙或管承式炉墙。工业锅炉一般都采用重型炉墙,炉墙直接砌筑在锅炉的基础上,全部重量由基础承受。重型炉墙有内、外两层,内层用标准耐火砖砌筑,外层用机红砖砌筑,两层中问留有10~25毫米(mm)的空气层,如图3—35[图中B代表一砖长度230毫米(mm)]。为了增强炉墙的稳定性,内外层沿高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用耐火砖连接起来。
炉墙的四角沿整个高度留有热胀间隙,即伸缩缝,缝宽20毫米(mm),采用直径25毫米(mm)的石棉绳填充,以保严密性(图3—36)。
在锅筒、集箱、管子和其他金属构件空过炉墙处,也都留有膨胀缝,并填充石棉绳密封之,以免漏风(图3—37)。



重型炉墙结构简单,节省钢架,耗金属少,但墙厚体重,施工慢。
三、拱
为了改善燃料的着火条件,加速燃料的燃烧,使之燃烧完全,减少损失,通常把炉膛的前墙和后墙做成部分向炉内凸出的形状,这就是炉膛的前拱和后拱(图3—38)。
锅炉前后拱的结构形式,随着燃料种类和燃烧设备的不同而有差异。如燃用不易着火的燃料,就采用长而低的后拱;如燃用挥发分多的燃料,就应抬高前拱,使炉膛高而宽敞。实践表明,在链条炉排锅炉上设置前后拱,对燃烧能起较大的作用。
拱是用耐火砖和耐火混凝土砌筑成的。对于宽度较小的炉膛,如在2~3米(m)以内,一般用异形耐火砖和标准耐火砖砌成;对于宽度大或形状特殊的拱,则用特制异形砖吊挂在吊架和挂砖零件上,也可将异形砖吊挂在弯成一定形状的水冷壁管上。
TAG: 锅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