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抹灰工程分内抹灰和外抹灰。通常把位于室内各部位的抹灰叫内抹灰,如楼地面、顶棚、墙裙、踢脚线、内楼梯等;把位于室外各部位的抹灰叫外抹灰,如外墙、雨篷、阳台、屋面等。
内抹灰主要是保护墙体和改善室内卫生条件,增强光线反射,美化环境;在易受潮湿或酸碱腐蚀的房间里,主要起保护墙身、顶棚和楼地面的作用。
外抹灰主要是保护墙身不受风、雨、雪的侵蚀,提高墙面防潮、防风化、隔热的能力,提高墙身的耐久性,也是对各种建筑物表面进行艺术处理的措施之一。
细节二、抹灰工程的组成
一般抹灰工程施工是分层进行的,以利于抹灰牢固、抹面平整和保证质量。如果一次抹得太厚,由于内外收水快慢不同,容易出现干裂、起鼓和脱落现象。
为了保证砂浆与基层粘接牢固,表面平整,不产生裂缝,抹灰施工一般应分层操作。可分为底层、中层和面层。有的砖墙抹灰将中层和底层合并为一层操作,仅分底层和面层。以砖端面抹灰为例,如图2—1所示。抹灰层的各层厚度和使用砂浆品种,应视基层材料、部位、质量标准以及各地气候情况而定。
1.底层
底层主要起与基层的黏结和初步找平作用。底层所使用材料随基层不同而异,室内砖墙面常用石灰砂浆、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室外砖墙面和有防潮防水的内墙面常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对混凝土基层宜先刷素水泥浆一道,采用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打底,更易于粘接牢固,而高级装饰工程的预制混凝土板顶棚宜用108水泥砂浆打底;对凹凸不平的基层表面应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补平。对楼板洞、穿墙管道及墙面脚手架洞、门窗框与立墙交接缝隙处均应用1:3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加少量麻刀)分层嵌塞密实,并将灰浆挤入基层缝隙内,以加强拉结。
2.中层
中层主要起找平作用。使用砂浆的稠度为70~80mm,根据基层材料的不同,其做法基本上与底层的做法相同。按照施工质量要求可一次抹成,也可分遍进行。
3.面层
面层主要起装饰作用,所用材料根据设计要求的装饰效果而定。室内墙面及顶棚抹灰,常用麻刀灰或纸筋灰;室外抹灰常用水泥砂浆或做成水刷石等饰面层。面层为装饰层,即通过不同的操作工艺使抹灰表面达到预期的装饰效果,抹灰组成见下表。
灰层 | 作用 | 基层材料 | 一般做法 |
主要起与 |
砖墙基层 |
(1)内墙一般采用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石灰炉渣浆打底 (2)外墙、勒脚、屋檐以及室内有防水防潮要求,可采用水泥砂浆打底 | |
底层灰 |
基层黏结作 用,兼初步 找平作用 |
混凝土和 加气混凝土 基层 |
(1)采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打底,打底前先刷一遍胶水溶液 (2)高级装饰工程的预制混凝土板顶棚,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打底 |
木板条、 苇箔、钢丝 网基层 |
(1)宜用混合砂浆或麻刀灰、玻璃丝灰打底 (2)须将灰浆挤入基层缝隙内,以加强拉结 | ||
中层灰 |
主要起找 平作用 |
(1)所用材料基本与底层相同 (2)根据施工质量要求,可以一次抹成,亦可分遍进行 | |
面层灰 |
主要起装 饰作用 |
(1)要求大面平整,无裂痕,颜色均匀 (2)室内一般采用麻刀灰、纸筋灰、玻璃丝灰、高级墙面也有用石膏灰浆和水砂面层等,室外常用水泥砂浆、水刷石、斩假石等 |
抹灰工程分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两大类。一般抹灰有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以及麻刀灰、纸筋灰、石膏灰等;按使用要求、质量标准和操作工序不同,又分为普通抹灰、中级抹灰和高级抹灰。装饰抹灰有水刷石、水磨石、斩假石(剁斧石)、干粘石、拉毛灰、洒毛灰以及喷砂、喷涂、滚涂、弹涂等。
抹灰层厚度要求是抹灰饰面的第二个结构要素,在实际的建筑装饰装修工作中,抹灰层的厚度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抹灰层采用分层分遍涂抹时,每层要控制厚度。如果一次抹得太厚,由于内外收水快慢不同,面层容易出现干裂、起鼓和脱落,也造成材料的浪费。各道抹灰的厚度一般是由基层材料、砂浆品种、工程部位、质量标准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的。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根据具体部位、基层材质及抹灰等级标准等要求而有所差异,但不能大于表2—2规定的数值。具体操作参考表2—2及表2—3。
表2—2抹灰层平均总厚度
种 类 | 基 层 | 抹灰层总厚度/mm |
内墙抹灰 |
普通抹灰 中级抹灰 高级抹灰 |
≤18 ≤20 ≤25 |
外墙抹灰 |
砖墙面 勒脚及突出墙面部分 石材墙面 |
≤20 ≤25 ≤35 |
顶棚抹灰 |
板条、空心砖、现浇混凝土 预制混凝土 金属网 |
≤15 ≤18 ≤20 |
抹灰材料 | 每层灰厚度/mm | 抹灰材料 | 每层灰厚度/mm |
水泥砂浆 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
5~7 7~9 |
麻刀灰 纸筋灰、石膏灰 |
<3 <2 |
TAG: 抹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