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包括炉内检查、炉外检查、水汽系统检查、转动机械的检查与试运转、燃料的准备、锅炉进水和烘炉等。
炉内、炉外检查的目的在于掌握设备的完好情况,保证各部件不缺、不坏、位置正确。各人孔盖已装好,工作人员、工具已撤出,无杂物遗留。
检查水、汽系统的目的在于掌握管道附件完整情况、阀门是否完好灵活,同时还要检查各阀门是否处于启动状态,即锅炉启动前该开的阀门应打开,该关闭的阀门应关闭。
检查转动机械是否完好,通过试运转未发现异常,方算合格。燃料的准备,对燃煤锅炉来说,主要是指要存有足够的煤,以期保证锅炉的燃料供应。对燃油锅炉来说,主要是指燃油管道系统应进行循环暖管,并备好点火用具。
在锅炉点火前的检查工作完毕后,即可给锅炉上水。上水前应关闭锅炉上各种门孔,并把各种阀门调到适当的位置。如将所有的排汽阀开启,再将给水管路上的阀门开启,而把所有排污阀、放水阀、疏水阀(过热器疏水阀除外)关闭,主汽阀、吹灰器阀也关闭。
对工业锅炉来说,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少于1小时(h),在冬季不少于2小时(h)。上水的速度要缓慢。水温不宜太高,最高不应超过90~100℃,以防止锅筒内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给锅筒上水应通过省煤器。水上到锅筒最低水位时,应停止上水,以求避免水受热膨胀后出现高水位和满水事故。
上水停止后,注意观察水位是否下降。如果水位自动下降,表示有渗漏处,应检查锅炉水、汽系统的各种门孔有无泄漏之处,然后及时进行处理。
所谓烘炉是指烧木材,以文火慢慢烘烤炉膛。其目的在于使新砌炉墙和炉拱慢慢干燥,并使受热面逐渐受热膨胀。冷炉烘炉需2~3天,无炉墙锅壳的锅炉,烘炉时间可少一半。烘炉后期可适当添加一些煤燃烧。
2.锅炉点火锅炉点火前要先通风10—15分钟(min),排除炉膛及烟道中盼可燃气体、积灰、防止点火时发生炉膛爆炸。
点火时炉膛要保持适当的负压,通常要使炉膛内压力比大气压力低20~30帕(Pa)左右。
点火时注意观察水位的变化,水位高时要适当放水,水位低时则要上水。
从点火到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水循环较好的工业锅炉为2—3小时(h),一般锅炉为6~8小时(h)。 ,
3.锅炉升压从点火到汽压升到工作压力这一过程叫升压过程。这是从点火到正常运行的关键阶段。为了避免因升温过快引起锅筒或其他部件变形、损伤,升压速度不能太快。特别是升压初期,受热不均匀,升压速度更应缓慢些。通常通过控制升压速度来控制水、汽系统受热面金属热膨胀的快慢。
升压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升高,应作如下检查和操作:
(1)要严密监视压力表。
(2)通过调整燃烧来控制升压速度,使升压不要太快。
(3)通过膨胀指示器来监视、掌握受热面的膨胀情况。
(4)当锅筒内压力升高到0.05~0.1兆帕(MPa)时,应该冲洗水位计,并要检查水位计的可靠性。
(5)当压力升到0.15~0.2兆帕(MPa)时,关闭空气阀或将抬起的安全阀恢复原位,并检查安全阀是否严密。
(6)当压力升到0.2~0.3兆帕(MPa)时,冲洗压力表的导管,校核锅炉上所有压力表的指示是否一致。此时还应检查和拧紧所有人孔、手孔、检查孔上的螺栓。
(7)当压力升到0.3~0.4兆帕(MPa)时,对下锅筒和下联箱依次进行排污。
(8)当压力升到0.4兆帕(MPa)以上时,为安全起见,不允许紧螺丝。当压力升到0.4~0.6兆帕(MPa)时,可以开始暖管,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放水1~2次。升压至50%额定压力以上时,应全面检查1次。当压力升到接近并汽压力时,要再冲洗1次水位计。当压力达到并汽压力时,要进行并汽操作。并汽前应对安全阀进行校验。
4.暖管就是用蒸汽将原来冷的蒸汽管道、阀门、法兰等均匀加热,同时也把蒸汽冷凝成的水排掉。暖管是在压力升到工作压力的2/3时进行。锅炉升压到0.4~0.6兆帕(MPa)时既可开始暖管,直到并汽。
暖管的方法很多,既可依靠启动炉供汽暖管,也可采用蒸汽母管倒暖管。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须使蒸汽管道逐渐加热、升温。暖管升温速度应保持在每分钟2~3℃。凝结下来的水应及时排走,防止开、关阀门时有水冲击。
5.并汽几台锅炉并列运行,向同一蒸汽母管和分汽缸送汽叫做并汽(也叫并炉)。
并汽是锅炉启动后的一项重要操作。并汽时,要注意汽压波动,点火启动锅炉的压力应比蒸汽母管内压力低0.05~0.1兆帕(MPa)。
并汽后,如果蒸汽参数正常,蒸汽品质合格,锅炉燃烧正常,水位、压力正常,安全附件正常,而且各种仪表都已进人工作状态就可向外供汽。
6.启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锅炉启运过程中,尤其是在升压过程中,压力、温度大幅度上升,但因受热不均匀以及其他原因,往往造成锅炉各部分温差较大,膨胀不均匀,从而产生较大的热应力直接影响着锅炉的安全。因此,在点火启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汽包、过热器和省煤器的安全问题,务使过热器和省煤器不被烧坏。
![]() |
(1)锅筒的安全问题 高参数大容量锅炉启动时,必须严格控制升压速度,防止锅筒壁温差过大。当锅筒上部壁温大,高于下部壁温时,锅筒会弯曲变形(图6—1)。
锅筒上部因伸长而受压缩应力,可是锅筒下部则受拉伸应力。当应力过大时,锅筒就会出现损伤(如裂纹)。因此,锅筒的上、下壁温差不得大于50℃。
锅筒上、下壁产生温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升压过程中锅筒壁受热不均匀。由于介质的温度不断上升,而且总是高于锅筒壁温,因而介质不断向锅筒壁放热。但是由于上部锅筒壁与下部锅筒壁受热条件大不相同,上部蒸汽对壁的凝结放热比下部水冷壁的接触放热要大,因此,上部总是比下部受热剧烈,从而造成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高。
锅筒上、下壁的温差与升压速度有关,升压速度越快,壁温差越大。尤其是在升压初期,锅筒壁的温差更大。因此,越是在升压的低压阶段,升压速度越要缓慢。随着压力升高,升压速度可适当加快。
(2)过热器的安全问题 在正常运行中,过热器管内不断有蒸汽流过,管外虽有高温烟气,管壁却因有蒸汽的冷却而不致于超温。但在启动初期,过热器管外有热烟气流过,而管内却无蒸汽流过,冷却条件很差,所以管壁很易超温烧坏。在升压初期,尽管有少量蒸汽产生,但流量很小,各管子中蒸汽流量不均,再加上这时的燃烧又不稳定,烟气分配也不均。这样一来,蒸汽流量很小而受热较强的管子就很容易超温烧坏。
对过热器采取的保护措施要求,必须在启动过程中一直打开过热器出口联箱的疏水阀门,不断向外疏水或排汽,以便使过热器得到冷却。
此外,还应根据过热器管壁温的要求,制定过热蒸汽的温升曲线,并严格按照温升曲线启动。在启动初期要控制好进入过热器的烟气温度,使之不超过管子金属的最大允许温度。控制好投入炉膛的燃料量,不宜过多、过猛,以防止超温烧坏过热器管。
(3)省煤器的安全问题 因为在锅炉正常运行时,要经省煤器不断给锅筒上水,但在点火启动过程中,并不向用户供汽,省煤器中虽有介质,可是并不流动,这就有可能烧坏省煤器。特别对可分式省煤器,不允许把水加热到饱和温度,以免产生水冲击,所以更应进行启动保护。
对可分式省煤器的保护措施是,设置旁通烟道和严密的烟道闸门,在点火启动时让烟气经旁通烟道流过去,而不流经省煤器;同时要在省煤器进口与锅筒之间装设再循环管,使水在锅筒与省煤器之间进行循环。
有些锅炉没有旁通烟道或再循环管。点火启动时从汽包或省煤器放水,使省煤器得到冷却。
对不可分式省煤器,一般都不设旁通烟道,只设置再循环管进行保护。
至于水冷壁和对流管束中的水,由于点火启动后即开始循环流动起来,所以没有被烧坏的危险。
TAG: 锅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