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驶途中,发动机粘缸的应急处理
发动机在粘缸前都会先邮现异常现象:动力急剧下降、车速迅速降低、加油门也不起作用等。当出现这些现象时,有循环档的摩托车应迅速踩入空档,使摩托车转入空档滑行;有手动离合器的摩托车应立即分离离合器,不致造成后轮抱死。
在粘缸故障发生后,可视具体情况做如下临时处理:
a)使发动机降温;
b)向燃油箱内加入适当的滑润油(两至三匙即可)并加以摇晃;
c)转动发动机几次,使活塞能自由上下;
d)卸下火花塞,从火花塞安装孔向气缸内滴润滑油,润滑干燥的气缸壁,如配有起动踏杆,可用脚踏起动板转动发动机;无起动踏杆的,可挂上档,转动后轮带动曲轴转动。然后重新装上火花塞,按正常方法起动发动机,若无明显异常,可适当降低行驶速度,到达目的地再作处理。
2 行驶途中,新车咬缸应急处理
咬缸是由于使用不录所致,咬缸是在高速行驶中突然发生的,危险性极大,对于轻便摩托车来说,由于车的功率较小,一般零件的强度足够大,故不致使曲轴、连杆等产生重大损坏,但可能使活塞环折断、滚针轴承断裂、气缸拉毛等。因此,新车使用时,应牢记不要长期高速行驶,润滑油量也应按要求适当增高。若发生咬缸,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旋去火花塞使其冷却。从火花塞孔注入润滑油5-10ml,调整车体,使气缸垂直,润滑油便可流入活塞周围,然后操纵起动装置使曲轴带动活塞上下慢慢运动自如后,再装上火花塞,起动发动机,检查有无敲缸声,若无敲缸声,则可行驶,反之,应推车去修理部修理。
3 停车后,关闭总开关但发动机仍不熄火的应急处理
停车后用鞋底堵住排气口,使废气不能排出充满气缸而使发动机熄火。
4 因积碳致气缸压缩无力的应急处理
单缸四冲程摩托车因积碳过多,造成压缩无力,中途停车无法起动时,如果用取下缸头研磨气门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有很多困难,在实践中有一应急处理方法,可供参考。
具体方法是:待缸头稍冷取下火花塞,经火花塞孔向缸内注20-30ml汽油,再装上火花塞,不装高压线,踏数下起动杆感到有压缩阻力后,取下火花塞(以减小阻力),继续踏踩起动杆数次,即可达到清除排气门积碳的目的。
5 润滑油泵故障应急处理
当润滑油泵出现故障不能供油时,发动机内部各摩擦零部件会因缺少润滑油而迅速发热、磨损,往往会造成活塞涨缸,曲轴轴承、连杆大小头滚针、轴承烧坏等现象,若润滑油泵临时无法修理,可采取如下应急方法:
从润滑油箱中放出一些润滑油,先向气缸内滴几滴,再估计一下燃油箱中汽油数量,按1:20左右的比例将润滑油加入油箱并使之混合均匀。若油箱中汽油数量估计不准,可先向油内加入少量的润滑油并混合均匀,然后起动发动机,观察消声器排出的废气颜色。若废气颜色很稀,再加入少许润滑油,直至消声器排出淡淡的白烟为止。
注意:这种办法只是应急措施,不能长期使用。
6 行驶途中,化油器堵塞处理
摩托车在行驶中如果化油器堵塞,来油不畅,将导致发动机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行驶途中遇此情况,可先将燃油箱开关关闭,拔下与油箱开关相接的油管,用嘴向输油管猛吹几口气,或用打气筒向输油管打气,将化油器堵塞的通道吹通;然后装好油管打开开关即可使用。
上述处理后,如果化油器仍不通畅,则应拆下分解检查,将化油器用汽油进行清洗,用小于通道孔直径的钢丝,小心地疏通化油器的主量孔、主喷嘴,怠速量孔,并用汽油清洗,重新装好化油器即可。
7 行驶途中,化油器混合气过浓的应急处理
摩托车发动机起动时化油器渗油,运转时排气管冒黑烟,并带油污,声音发闷,怠速时消声器有”扑扑“的声音,速度增加时声响变大,或者起动困难,加速不良,行驶无力;或者速度增加时运转情况改善,但风门关小时情况恶化,或者拆下火花塞后改善,但风门关小时则情况恶化;或者速度增加时运转情况改善,但风门关小时则情况恶化;或者拆下火花塞后发现其周围潮湿,电极呈黑色,上述现象都说明混合气过浓。
形成混合气过浓的原因有:浮子室油面过高;浮子被脏物顶起,关闭不严,量孔变大; 主喷油针调节过高;空气滤清器堵塞等。
在处理时,根据具体原因可重新调整油面高度或油针高度;清洗化油器或空气滤清器,必要时更换量孔。
8 行驶途中,化油器混合气过稀的应急处理
摩托车在行驶途中化油器回火或反喷;或者发动机容易过热,功率下降,起动困难,风门关闭时情况好转;或者拆下火花塞检查时,发现其周围干燥,电极 呈现白色,上述现象说明混合过稀。其主要原因有:浮子室油面过低,油量不足或油路不通畅;油孔堵塞;汽油开关滤网或真空膜片阀的膜片破裂;主喷油针调节过低;进气部分漏气,使用真空式化油器的发动机曲轴箱漏气等。
9 行驶途中,化油器出现回火应急处理
混合气浓度不合适或点火不正时,则混合气在缸内燃烧较慢,在排气行程终了时,它还在继续燃烧,直至持续到进进气行程。在进气门打开后,继续燃烧的残余气体就会与化油器中的混合气相接触,将新鲜混合气点燃,从而产生化油器回火现象,对于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化油器回火(如猛转油门转把),只要在行驶途中缓慢地转动油门转把,故障现象一会即可消失。
对于因点火不正时引起的化油器回火,可以卸下发动机左盖和磁电机转子,将固定底盘(定子)的螺钉拧松,将底盘顺时针方向转一会儿(在固定螺钉民的间隙范围内转动),若是有触点的,还可将触点间隙调整一些来作应急处理。
10 加燃油后熄火应急处理
加油后行驶几十米后熄火,这是因为加油时润滑油未能与燃油均匀混合,并因质量较大而大量流入化油器,使正常的燃油供应受阻。
应急处理方法是:先关闭油门,再旋去化油器放油塞,让浮子内的润滑油流出,摇动车辆的10min左右,使油箱中的混合油均匀,然后打开油门,发动发动机即可。
11 油管折断(或破裂)应急处理
由于长期使用,摩托车行驶中油管有时会出现裂口或断裂现象,以致无法行车,这时,可找一些代用品将油管接上应急处理。代用品将油管接上应急处理,代用品可因地制宜,如细铁管、竹管、钢笔的金属套等。
行驶途中如发现油管破裂可油门关闭,把裂缝处擦干,用随车带的黑胶布包上,并用细铁丝捆好。
12 塑料浮子漏油的应急处理
化油器中的塑料浮子一旦漏进油去,浮子质量增加,针阀关不严,化油器就会漏油,同时也会影响到摩托车的正常行驶,如遇此现象,可将浮子拆下来,倒净漏入的汽油,用烧热的铁丝或锯条将片将浮子漏油处“焊好”,再把控制浮子室油面高度的浮子上的小铜片调整一下,使针阀能关闭为止。
13 行驶途中,火花塞损坏应急处理
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火花塞损坏后,经打磨烧过之后,仍无法起车辆时,要按以下方法处理:
用细铁丝或小刀(最好用木制器具)小心地将火花塞积碳清除干净,然后用尖嘴钳将中间电极慢慢地调整,使间隙在0.5-0.8mm之间,将火花塞装好后起动车辆,注意尽量使车不要中途熄火,以平稳的车速向目的地进发。
14火花塞电极熔焊后的修理
由于发动机过热,火花塞电极有时会被熔化而焊在一起,因没有电极间隙,自然不能打火了,当遇到这一故障而无备用火塞时,可以用随身带的锯条片在火花塞电极中间锯一开口,这样可点火运行了。
15行驶途中,火花塞侧电极折断应急处理
当火花塞的侧电极折断,而又没有更换新的火花塞的条件时,可将火花塞的中心电极缓慢向火花塞下部边缘弯曲(注意不要过分用劲,以免损坏绝缘体),使中心电极与火花塞内缘的间隙保持在0.6-0.7mm之间便可使用。注意:此方法仅供应急之用,应尽快换上新的合格的火花塞。
16气缸盖火花塞不要频繁地拆下、装上。安装火花塞时,拧紧力不要太大,否则会造成火花塞安装孔的螺纹破坏而“滑牙”一旦“滑牙”,火花塞拧不紧,密封不严,就会漏气,使摩托车不能起动或起动因难。
如果行驶途中发现气缸火花塞安装孔有“滑牙”现象时,可在火花塞孔内加进一个用厚度为0.1-0.2mm薄铜皮卷成的火花塞外螺纹上,拧到气缸盖上去,这只能应急一时,最根本的方法还是修复好安装孔或更换一只新气缸盖。
17 行驶途中,油门拉丝绳折断应急处理
摩托车在行驶中,油拉索钢丝折断会使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为此,可按如下方法应急处理:
找一适当粗细的钢丝或铁丝牵在手上,暂时拉着控制制油门大小;如果找不到铜丝或铁丝,可将前制动拉丝拆下,临时装上代替使用,对于采用自动分离润滑的发动机,用铜丝或铁丝代替油门拉索钢丝绳使用时,还要注意同时连上润滑油泵拉索钢丝绳。操作时,油门与润滑油泵控制凸轮应协调动作,在此,笔者需要指出的是,用前制动拉索钢丝绳代替油门拉索钢丝绳使用之后,由于没有前制动,故车辆不宜高速行驶,以免出危险。
18 油门拉线断了的应急处理
把前制动线卸掉,将已断的油门拉线接到前面制动线的摇臂上,通过摇臂控制油门,这样就可以继续行驶了。
如果油门拉线过短,接不到前制动摇臂上,可将节气门调整螺钉向上旋动,以增加供油量,车子起动后应快速上车,迅速挂档,行驶途中,应把档位提高到与调整好的油门相应的位置,以保证稳速行驶,如需要停车,可用左手握紧离合器握把,右手关闭点火开关,即可停车。注意,要停车时,不可先减档。
TAG:
摩托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