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喷涂
喷涂是用压力或压缩空气将涂料涂布于物面的机械化操作方法。其优点是:涂膜外观质量好,工效高,适用大面积施工,对于被涂物面的凹凸、曲折、倾斜、孔缝等都能喷涂均匀,并可通过涂料粘度、喷嘴大小及排气量的调节获得不同质感的装饰效果。缺点是涂料的利用率低,损耗稀释剂太多,喷涂过程中成膜物质约有20%飞散在施工环境中。由于挥发的溶剂和飞散的漆料对人体有害,故施工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除尘等安全设施。
气动的涂料喷枪(见图6—1),可由较大的涂料生产厂配套供应。大规模的涂饰工程或有条件的工地可采用液压的高压无气喷涂机,涂料的雾化更为均匀。对于小型的修缮工程或家庭使用则可采用手动喷浆机作为动力。
以下介绍使用气动涂料喷枪的喷涂工艺。
![]() |
(一)首先应对喷枪进行各项检查
1.将皮管与空气压缩机接通,检查气道部分是否通畅。
2.各连接件是否紧固,并用扳手拧紧。
3.涂料出口与气道是否为同心圆,如不同心,应转动调节螺母调整涂料出口或转动定位旋钮调整气道位置。
4.按照涂料品种和粘度选用适合的喷嘴。薄质涂料一般可选用孔径为2~3毫米的喷嘴,骨料粒径较小的粒状涂料及厚质、复层涂料可选用4~6毫米左右的喷嘴,骨料粒径较大的粒状涂料、软质涂料和稠度较大的厚质、复层涂料可选用6~8毫米的喷嘴。涂料粘度低的宜选小孔径喷嘴,涂料粘度高的应选用大孔径的喷嘴。
(二)机具准备好后,即可进行喷涂作业
![]() |
1.打开气阀开关,调整出气量,空气压力机的工作压力一般在0.4~0.8兆帕(约4~8公斤力/厘米2)之间,压力选得太低或太高,涂膜质感不好、涂料损失也多。见图6—2。
2.喷嘴和喷涂面间距离一般为46~60厘米(喷漆则为20~30厘米)。喷嘴距喷涂面过近,涂层厚薄难以控制,易出现涂层过厚或流挂现象。距离过远,涂料损耗多,见图6—3。可根据饰面要求,转动调节螺母,调整涂料喷嘴的距离。
3.在料斗中加入涂料应与喷涂作业配合,采用连续加料的方式,应在料斗中涂料未用完之前即加入,使涂料喷涂均匀。同时还应根据料斗中涂料加入的情况,调整气阀开关,即料斗中涂料较多时,应将开关调至中间,使气流不致过大,涂料较少时,应将开关打开,使气流适当增大。
![]() |
4.喷涂作业时,手握喷枪要稳,涂料出。口应与被喷涂面垂直,不得向任何方向倾斜。如图6—4中,上图位置为正确,下图为不正确。喷枪移动时,应与喷涂面保持平行,而不要将喷枪作弧形移动(图6—5右),否则中部的涂膜就厚,周边的涂膜就会逐渐变薄。同时,喷枪的运行速度要保持均匀一致,这样涂膜的厚度才能均匀。
5.喷枪移动长度不宜太大,一般以70~80厘米为宜,喷涂走行路线应成直线,横向或竖向往返喷涂,往返路线应按90度圆弧形状拐弯,如图6—6(a),而不要按很小的角度拐弯,如图6~6(b)。
6.喷涂面的搭接宽度度,即第一行喷涂面和第二二行喷涂面的重叠宽度,一般应控制在喷涂面宽度的1/2~1/3,以便使涂层厚度比较均匀,色调基本一致。
7.喷涂时应先喷门窗口附近。涂层一般要求两遍成活。墙面喷涂一般是头遍横喷,第二遍竖喷,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随涂料品种及喷涂厚度而有所不同。一般约2小时左右。喷涂施工最好连续作业,一气呵成,完成一个作业面或到分格线再停歇。在整个喷涂作业中,要求作到涂层平整均匀,色调一致。无漏喷、虚喷及涂层过厚,形成流坠等现象。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用排笔涂刷均匀,或干燥后用砂纸打去涂层较厚的部分,再用排笔涂刷处理。
喷涂施工时应注意对其它非涂饰部位的保护与遮挡,施工完毕后。再拆除遮挡物。
七、滚涂
滚涂是用毛辊进行涂料的涂饰。其优点是:工具灵活轻便,操作容易,毛辊着浆量大,较刷涂的工效高,且涂布均匀。对环境无污染,不显刷痕和接茬,装饰质量好。辊涂油漆饰面时,可以通过与刷涂结合或多次滚涂,做成几种套色的、带有多种花纹图案的饰面样式。与喷涂工艺相比,滚涂的花纹图案易于控制,饰面式样匀称美观。还可滚涂各种细粉状涂料、色浆或云母片状厚涂料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采用不同毛辊,作出不同质感的饰面。用花样辊可压出浮雕状饰面、拉毛饰面等,见图6—7。做平光饰面时,可用刷辊,要求涂料粘度低,流平性好。对于作厚质饰面时,可用布料辊,既可用于高粘度涂料厚涂层的上料,又可保持辊涂出来的原样式。再用各种花样辊如拉毛辊、压花辊,作出拉毛或凹凸饰面。
但是滚涂施工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艺,要求比较熟练的技术。
滚涂施工的基本操作方法
1.先将涂料倒入清洁的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
2.根据工艺要求适当选用各种类型的辊子如压花辊、拉毛辊、压平辊等,用辊子沾少量涂料或沾满涂料在铁丝网上来回滚动,使辊子上的涂料均匀分布,然后在涂饰面上进行滚压。
3.开始时要少蘸涂料,滚动稍慢,避免涂料被用力挤出飞溅。滚压方向要一致,避免蛇行和滑动。滚涂路线如图6—8。先使毛辊按倒w形运行,把涂料大致涂在墙面上。然后,作上下左右平稳的纯滚动,将涂料分布均匀。
4.滚压至接茬部位或达到一定的段落时,可用不沾涂料的空辊子滚压一遍,以保持涂饰面的均匀和完整,并避免接茬部位显露明显的痕迹。
5.阴角及上下口等细微狭窄部分,可用排笔、弯把毛刷等进行刷涂,然后,再用辊筒进行大面积滚涂。
6.滚压一般要求两遍成活,饰面式样要求花纹图案完整清晰,均匀一致,涂层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两遍滚压的时间间隔同刷涂。
八、涂料饰面施工的基本要求
涂料的干燥成膜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在涂料施工中有一些基本要求必须遵循。
涂料施工的基本要求
1.工序的搭接要合理。应在抹灰工程、地面工程、木装修工程、水暖电气工程全部完工后进行。门窗的面漆、地面的涂饰应在墙面、顶棚等装修工程完工后进行。建筑物中的细木制品、金属构件和制品,如为工厂制作组装,其涂料宜在生产制作阶段施涂,最后一遍涂料宜在安装后旄涂,如为现场制作组装,组装前应先施涂一遍底子油(干性油,防锈涂料),安装后再施涂涂料。
2.施工环境要清洁、通风、无尘埃,温度、湿度适宜。一般油漆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相对湿度不宜大于60%,具体可参照涂料产品使用说明书。遇有大风、雨、雾不可施工,尤其是面层油漆。
3.要了解使用的涂料对基层的要求,包括材质特性、坚实程度、附着能力、清洁程度、干燥程度、平整度、酸碱度(pH值)、腻子类型,并按要求进行基层处理(见1、2、3)。
4.注意涂料的稠度调整。根据涂料性能(有无触变性)和施工季节、温度、湿度、施工方法等情况调整。一般手工刷涂时较稠,机械喷涂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配制调整,不可随意加稀料和水。
5.涂料的配套使用。涂料的溶剂、底漆、腻子应配套使用,不得乱用。
6.要根据设计要求,按操作工艺标准事先做样板或样板间,经质量部门鉴定后方可按此大面积施工。样板间要保存到竣工。
7.施涂溶剂型涂料时,后一遍涂料的施工,应待前一遍漆膜干燥后进行,施涂水性和乳液涂料时,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表干后进行。每遍都应涂刷均匀,各层必须结合牢固。涂刷最后一遍油性涂料时,不得随意加入催干剂。涂料干燥前应防止雨淋、尘土玷污和热空气侵袭。
8.凡使用新的涂料时,应事先经过试验,经认定符合要求后,再行旎工。双组分或多组分涂料在施浓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配比,根据使用情况分批混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所有涂料,在施涂前和施涂过程中,均应充分搅拌。
9.涂料的冬季施工:涂料冬季施工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方可进行。需将室温保持在5℃时,方可进行油漆,同时应采取加催于剂、防冻剂及调整材料配合比等措施,以保证冬施质量。
水性和乳液涂料施涂时的环境温度,应按产品说明书的温度控制。同时,室温应保持均衡,不得突然变化。涂料施工的基本操作技术和要求(上)



TAG: 油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