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壁纸裱糊施工要点

       一、基层处理
       凡是具有一定强度,表面平整光洁、不疏松掉粉的干净基体都可作为裱糊墙纸的基层。原则上基层表面应垂直方正,平整度符合规定,含水率小于8%。
       (一)混凝土及抹灰基层处理满刮腻子一遍并磨砂纸,若有气孔、麻点、凸凹不平时,应增加满刮腻子和磨砂纸的次数。刮腻子前,须将混凝土或抹灰面清扫干净,刮腻子时要用刮板有规律地操作,一板接一板,两板中间再顺一板,要衔接严密,不得有明显的接茬与凸痕。凸处薄刮,凹处厚刮,大面积找平。干透后,再打磨砂纸,扫净。要注意石灰的熟化时间,未充分熟化的石灰,会产生爆灰,贴后会把墙纸胀破。阳角部位宜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做护角,否则局部破损,要大面积更换墙纸。   
       (二)木质、石膏板基层木基层要求接缝不显接茬,不外露钉头。接缝、钉眼须用腻子补平并满刮腻子一遍,用砂纸磨平。如果吊顶应用胶合板,板材不宜太薄,特别是面积较大的厅、堂,吊顶板厚宜在5毫米以上,以保证刚度和平整度,有利于裱糊质量。在纸面石膏板上裱糊塑料墙纸,在板墙拼接处应用专用石膏腻子及穿孔纸带进行嵌封。在无纸面石膏板上裱糊壁纸,板面须先刮一遍乳胶石膏腻子。
       (三)旧墙基层处理  对凹凸不平的墙面要修补平整,清除旧有的浮松油污、砂浆粗粒等,对修补过的接缝麻点等,应用腻子分1~2次刮平,再根据墙面平整光滑的程度决定是否再满刮腻子。   
       (四)不同基层交接部的处理  如石膏板和木基层相接处,应用穿孔纸带粘糊,以防止裱糊后的墙纸面层被拉裂撕开。
       经处理合格的基层应汁一层胶,其作用为防止墙身吸水太快,使粘结剂脱水而影响墙纸粘贴。还可克服由于基层吸水速度不一致而造成表面干湿不均的现象。汁胶所用的材料,应根据装饰部位及等级和环境而择定。在相对湿度比较大的南方,做室内高级装饰比较理想的材料是酚醛清漆和光油,不仅可用裱糊,还可起到阻止基底返潮的作用。北方较干燥,可用1:1的107胶水涂刷于基层。汁胶或刷底油要满涂墙面,按顺序涂抹均匀,不宜过厚,以免流淌。
       二、裱糊工序
       下表列出了不同基层裱糊不同材料壁纸时,所应进行的工序。 

       注:1.表中“+”号表示应进行的工序。
       2.不同材料的基层相接处应糊条、石膏板缝要专用石膏腻子和接缝纸带处理。
       3.混凝土和抹灰表面。必要时可增加满刮腻子数遍。
       三、操作方法
       (一)塑料墙纸的裱糊操作方法裱糊前,先将突出基层表面的设备或附件卸下。钉帽应钉入基层表面并涂防锈漆,钉眼用腻子填平。施工中及裱糊后墙纸未干前,应封闭房间,以防穿堂风和气温突变,损坏壁纸。冬施时应在采暖条件下进行。
       1.弹线:底油干后即可弹线,目的是保证壁纸边线水平或垂直及裁纸的尺寸准确。一般在墙转角处,门窗洞口处均应弹线,便于折角贴边。如果从墙角开始裱贴,弹垂直线应在距墙角上壁纸宽度窄50毫米处;在壁炉烟囱、胸墙或类似地方,应定在中央。在非满贴壁纸墙面的上下边,在拟定贴到部位应弹水平线,见图10—2。

       2.墙纸的裁割及闷水:
       (1)在掌握房间基本尺寸的基础上,按房间大小及壁纸门幅决定拼缝部位、尺寸及条数。
       (2)按墙顶到墙脚的高度在壁纸上量好尺寸后,两端各留50毫米,以备修剪。
       (3)有图案花纹连贯衔接要求的壁纸,要考虑完工后的花纹图案效果及光泽特征,最好先裱糊一片,经仔细对比再裁第二片,以保证对接无误,在留足修剪余量的前提下,可一次裁完顺序编号待用。
       (4)裁割时要考虑壁纸的接缝方法,较薄的壁纸可采用搭接缝,搭接宽度10毫米。较厚的壁纸采用对接缝。无论哪种,都应使接缝不易被看到为佳。
       (5)由于墙纸具有湿胀干缩的特性,为裱糊后的平整,在上墙前先将墙纸在水槽中浸泡几分钟,或在墙纸背面刷清水一道,静置几分钟,使墙纸充分胀开,俗称闷水。闷水后再裱糊上墙的壁纸即可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收缩、绷紧。
       3.涂刷胶粘剂:在墙纸背面先刷一道胶粘剂,要求厚薄均匀(胶底墙纸只需刷清水一道)。涂刷的宽度比纸宽20~30毫米。
       刷胶一般在台案上进行,将裁好的壁纸正面向下铺设在案子上,一端与台案边对齐,平铺后多余部分垂下,然后分段刷胶,刷好后将其叠成“S”状,既避免胶液干得过快,又不污染墙纸。见图10一3。有背胶的塑料壁纸出售时会附一个水槽,槽中盛水,将裁好的墙纸浸泡其中,由底部开始,图案面向外,卷成一卷,过一分钟即可裱糊。
       4.裱糊墙纸:   
       (1)裱糊时分幅顺序从垂直弹线起至阴角处收口,由上而下,先高后低,先立面后平面,先细部后大面。将刷过粘结剂的壁纸,胶面对胶面,手握壁纸顶端两角凑近墙面,展开上半截的折叠部分,沿垂直弹线张贴于墙上,然后由中间向外用刷子将上半截敷平,再如法处理下部,有背胶的壁纸,可将水槽置于踢脚板处,把壁纸从槽中拉出,直接上墙,方法相同。
       (2)墙上一些特殊部位的处理:在转角处,壁纸应超过转角裱贴,超出长度一般为50毫米。不宜在转角处对缝,也不宜在转角处为使用整幅宽的壁纸而加大转角部位的张贴长度。如整幅壁纸仅超过转角部位在100毫米之内可不必剪裁,否则,应裁至适当宽度后再裱贴。阳角要包实,阴角要贴平。对于不能拆下的凸出墙面的物体,可在墙纸上剪口。方法是将墙纸轻轻糊于墙面突出物件上,找到中心点,从中心往外剪,使墙纸舒平裱于墙上,然后用笔轻轻标出物件的轮廓位置,慢慢拉起多余的墙纸,剪去不需要的部分,四周不得留有空隙。见图10—4。

       (3)顶棚裱糊:第一张要贴近主窗,与墙壁平行。长度过短时(小于2米),则可跟窗户成直角粘贴。在裱贴第一段前,须先弹出一条直线。其方法为:在距吊顶面两端的主窗墙角10毫米处用铅笔做两个记号,于其中一个记号处敲一枚钉子;在吊顶处弹出一道与主窗墙面平行的粉线,将已刷好胶并折叠好的墙纸用木柄撑起展开顶折部分,边缘靠近粉线,先敷平一段,再展开下一段,用排笔敷平,直至整张贴好为止。见图10一5。
       (4)斜式裱贴与水平式裱贴:   
       斜式裱贴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但比较费料,约需增加25%的墙纸量。其方法为先弹出一条斜线.即在一面墙面的两个墙角间的中心墙顶处作一点.弹出垂直的粉笔灰线,由此线的底部沿墙底,测出与墙高相等的距离,定出一点,此点与墙顶中心连接,弹出斜线,此即为裱糊基准线。见图10—6。

       水平式裱糊则在离顶棚或壁角小于墙纸宽度5毫米处,横过墙壁弹一条水平线,作为第一张墙纸的基准线,见图10一7。
       裱糊方法同前。
       5.清理与修整:全部裱贴完后,要进行修整,割去底部和顶部的多余部分及搭缝处的多余部分。图10一8及图10一9为清理修剪示意图。

       (二)锦缎的裱糊  锦缎裱糊的技术性和工艺性要求较高,施工者需耐心细致地进行操作。其工序为:锦缎上浆、托纸、裁剪、裱贴及防虫处理。   
       1.上浆:锦缎柔滑易变形,不可直接裱糊在木基层上,需先上浆。浆液配比为面粉:防虫涂料:水=5:40:20(重量比),调成稀薄浆液。上浆时将锦缎正面平铺在大而平的工作台面上,并在两边压紧锦缎,用排刷蘸上浆液从中间开始向两边刷。浆液应少而匀,以打湿背面为限。
       2.托纸:在另张平滑的台面上,平铺一张幅宽大于锦缎幅宽的宣纸,用水打湿,使其平贴桌面。把上好浆的锦缎,从桌面托起,将有浆液的一面向下,贴于打湿的宣纸上,并用塑料刮片,从中间向四边刮压,以粘贴均匀,待打湿的宣纸干后,即可从桌面取下。
       3.剪裁:裱贴修整工序与塑料壁纸相似,不予赘述。
       4.涂防虫胶:裱糊后涂刷一遍防虫涂料,目前有WS-Ⅱ, 为无色透明状。由上海华东新型材料厂和武汉硅酸盐制品厂生产。
       (三)金属壁纸裱糊  金属壁纸很薄,贴面时,基层面一定要平坦洁净,拿握要仔细,防止折伤。
       1.裱糊前浸水1~2分钟即可,抖去水,阴干5~8分钟,在背面刷胶。
       2.刷胶:专用壁纸粉胶,边刷边将刷过胶的部分向上卷在圆筒上,如图10一10。

       3.裱贴:先用干净布擦抹一下基层面,对不平处再次刮平,金属壁纸收缩量很少,对缝或搭缝均可。对有花纹拼缝要求的,裱糊时先从顶面开始,两人配合,一人对花拼缝,一人手托纸卷放展。其它操作与普通壁纸相同。
       (四)玻璃纤维贴墙布及无纺贴墙布的裱糊
       1.因这种贴墙布盖底力稍差,故对基层颜色要求较严,如色深,则应满刮掺水白色涂料的腻子。基层局部颜色有差别时须处理为一致色泽。
       2.刷胶:只须直接往基层上刷胶裱糊,胶贴剂应随用随配,以当天施工用量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