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铸件焊补时应将缺陷铲去,并铲出60°~90°的坡口,坡口角度大小以焊补方便和节约金属为原则。坡口应完全露出黄铜金属的本色,不允许留有脏物。
2.气焊工艺参数的选择。气焊黄铜时,采用含0.3%~0.7%硅的焊丝时,能有效地控制锌的蒸发。这是由于硅氧化后在熔池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硅薄膜,有效地阻止了锌的继续蒸发,同时这层薄膜还能有效地防止氢进入熔池,减少焊缝产生氢气孔的可能性。除硅外,焊丝中还常含有锡(sn)、铁(Fe)等元素,进一步防止锌的氧化和蒸发。常用的黄铜焊丝牌号有丝221、丝222和丝224,丝224含有上述的含硅量,用丝224气焊H62黄铜可获得满意的性能。这些焊丝的化学成分和性能详见表3—6。气焊黄铜时用气剂301(CJ301),其成分详见表3—10。也有使用硼酸甲酯加甲醇组成的气体熔剂的。气焊黄铜的焊接火焰为轻微的氧化焰(混合比为1.3~1.4),可以在熔池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锌薄膜,该薄膜能阻止熔池中锌的蒸发。焊丝直径和焊炬的选择根据焊件板厚,详见表5—20。
表5-20黄铜气焊时焊丝直径和焊炬的选择
板厚 (mm) |
焊缝层数 |
焊丝直径   |
焊炬型号 |
焊嘴容量   |
预热嘴容量   |
(mm) | 乙炔流量(L/h) | ||||
1~2.5 | 1 | 2 | H01-2 | 100~150 | |
3~4   |
2   |
3   |
H01一2   或H01一6 |
100~300   | |
4~5 | 2 | 4 | H01一6 | 225—350 | 225~350 |
6~10   |
正面1 正面2 反面1 |
4 6~8 8 |
H01一12   |
500~700   |
500~700   |
  >12     |
正面1 正面2   正面3 反面1 |
6 8   8 8 |
  H01-12     |
  750~1000     |
  750~1000     |
(1)焊前清洗:用浓度为10%的硫酸溶液,对焊件表面进行酸洗,以去除氧化物,然后再用热水将残液冲洗干净并擦干。在焊前必须仔细清理焊件坡口及焊丝表面。
(2)预热:黄铜气焊时,对于较厚大的焊件应预热。一般预热温度为400~500℃,当厚度超过15mm时,应将焊件预热到550℃左右。黄铜铸件焊补前应全部或局部预热,预热温度参照上述数值。
(3)操作技术:黄铜气焊时一般采用左焊法,焊炬应沿接缝作直线移动,不作横向摆动,以减少熔池过热。火焰为轻微的氧化焰,而且要使用外焰,焰芯距离熔池表面为5~10mm。焊丝要以很小的角度(20°~30°)有节奏地连续送入熔池中,焊丝端部应直接与焊件接触,使焊丝端部受热最少,以减少锌的蒸发。焊接速度要尽可能快些,一般不得低于200mm/min。为了节省焊接过程中蘸熔剂的时间,焊前可先将熔剂倒入长槽中,用焊炬加热焊丝并横放在熔剂中滚动,使焊丝表面蘸上一层0.5~1mm厚的熔剂,以备使用。
用气体熔剂气焊黄铜时,可以根据火焰的颜色来辨别火焰的性质:中性焰的内焰呈青绿色,外焰呈黄绿色,较内焰绿,距内焰愈远,颜色越绿;氧化焰呈软绵绵的菜绿色,气焊黄铜宜用这种性质的氧化焰。气体熔剂的流量是否合适也可以根据火焰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气体熔剂流量合适,火焰呈菜绿色;流量过大,内、外焰颜色非常接近,火焰亮而刺眼;流量过小,内外焰差别就大,接近不加气体熔剂的氧乙炔火焰颜色。
焊接黄铜时,焊接场地应通风良好,若在容器内焊接时,焊工应戴上专用的防毒面具。
焊后处理:焊后用钢丝刷清除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及熔剂残渣,铲除较高的焊瘤。焊接接头区要进行500~650℃的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TAG: 气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