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国近代的留学运动

  中国近代留学运动从容闳以及由容闳努力促成并带领的光绪初年官派幼童赴美开始,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官派和自费的留学生大约有八代。
  第一代是洋务运动初期官派留美学生。为了满足洋务运动对洋务人才的需要,在早期留美的容闳上下努力之下,120名12岁15岁的幼童赴美留学,开中国留学运动之先河。尽管这批留学生,由于清政府内部顽固守旧分子的阻扰,未能按照事先的计划完成留学任务,但尔后在他们中却涌现出不少优秀人才,如民国初年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清华学校首任校长唐国安、为中国铺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等。这批人才为中国近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代是洋务运动中期派出近百人的船政留学生,分赴欧洲各国学习船政和军事,回国后担任各级海军将领。其着名的代表人物有在18941895年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海军将领刘步蟾、林泰曾、林永生等。这批留学生中对中国近代化事业贡献最大的是被称之为《精通西学第一人》的着名维新思想家、翻译家严复。
  第三代留学生是20世纪初年的留日学生群体。在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和日本胜利的背景下,朝野上下都提出了以日本为师,鼓励留学日本。1903年,清政府采纳张之洞奉诏拟定的《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并公布实施。于是,官费、公费、自费留学生东渡扶桑,络绎不绝,留日运动形成高潮。据统计,20世纪初10年中,留日学生总数至少有5万人。在清末民主革命的进程中,归国留学生们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四代是庚款(庚子赔款)留美生。这一部分留学生主要是以美国为目的地,还有英、日、法等国。留学生中有80%学理工科,有20%学文科。与此同时,还有大量“自助学者”赴美求学,且学生总数远大于“庚款”学生数,达到三四千人。这一批人许多都成为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和学科奠基人、学术栋梁。
  第五代是留法勤工俭学生。从1915年开始,在李石曾、蔡元培、吴玉章等人“勤以做工,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知识”口号的鼓励下,这场留法热潮在全国延续了20多年,为中国的政治、科技、文化、艺术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大批栋梁之才。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严济慈、童第周、徐悲鸿、钱三强、洗星海等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第六代是20年代的留苏学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们主要留学于莫斯科东方大学。其中比较着名的有瞿秋白、刘少奇、任弼时等。除了国内选派的学生之外,1923年以后,原来留学法国的勤工俭学生朱德、邓小平、聂荣臻等也从西欧转到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生总数达千人以上。另外,还有在苏联其他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这批留学生绝大部分成为优秀的革命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支柱力量。
  第七代留学生是在1927年到1937年期间由南京国民政府向美、英和西欧各国派遣的官费留学生。每年有100人左右,最多时每年达千人。自费留学的人数也日益增长。由于二战时交通不便,很多人毕业后留在国外长期工作,战后回国时已是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中国科学研究体系和工业基础的建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八代留学生是指1938~1948年期间赴欧、美的留学生。抗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留学人数锐减,从1938~1941年仅有300人左右出国留学。抗战胜利后,一方面由于在抗日战争中暴露出来的落后武器装备的刺激,另一方面是抗战胜利带来的全国上下渴望进行和平建设和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使命,激励了新的留学热潮。大批学生和学者到西方学习和工作。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也选派人才,希望到美国学习原子弹的制造技术。李政道、朱光亚、吴大猷等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近代中国留学运动与当代中国方兴未艾的留学潮相比,它们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通过留学西方的方式,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借鉴吸取其先进的科学文化与思想,拿来运用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为振兴中华民族作出贡献。两者都是爱国主义理念支配下的自觉行为,都有一个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的共同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具体体现又有着时代的特征。
  从近代留学运动的经验来看近代中国留学运动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进程中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是推动中国近现代化转型的中坚力量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进步。历史告诉我们,在今天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当代发展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留学生群体,要把他们看作是实现当代中国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在对待留学的理念上,要从爱国、强国的理性高度来认识与对待留学生群体:留学是爱国的,回归是爱国的;留在海外,通过国际合作方式推进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也是爱国的,同时留学生们为所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心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进步所作出的贡献。为此,我们在对待留学生问题的基本思路上,必须立足于爱国的,强国的基本点,制定出一系列科学正确的、以人为本的留学人员政策,制定出一套全面、完整的激发留学人员热情与激情的对策与措施,想方设法地调动广大留学人员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应有作用,为推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历史性贡献。